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一届通许县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109号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21 16: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一届通许县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109号
题目: 关于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
提案相关情况确认:(请在以下项目的方框内容打√) □经过调研 R 转呈他人材料 □第一次提出 □本人撰写 □同意公开提案内容 R 多次提出
办理结果描述: A类别 :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 B类别 :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 C类别 :因条件限制暂不能解决的、不宜解决或留作参考。
2022年04月26日 联名者: 提案内容: 关于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可为为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储备大量人才。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4月20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和师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幅提升,但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一是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目前我县职业学校教学楼及实训楼存在面积小及年久失修等现状,现有实训设备和信息化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不配套,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受编制和管理体制的制约,近年来未补充新专业教师,部分教师特别是轮岗交流进入的大多缺乏教育工作经验,难以胜任专业教学,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特别是开封市中医药学校,多年来几乎没有补充过教师,缺编严重。三是办学机制不够灵活。受体制机制和自身硬件条件制约,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创新还不够,对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工学结合、注重实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专业设置不能完全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议:1、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实施联合办学,尽快启动项目建设,扩建学生宿舍、食堂,添置更新实训设备,满足职教办学需求。2、尽快优化师资力量。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足额补充教师。改变教师来源单一,改进招聘方式,让生产在一线的能工巧匠到职中任教。建立健全职中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探索创新办学体制。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鼓舞下,强化校企联合办学是学校与企业间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一种现实选择。校企联合办学是早已被发达国家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职业学校与用人企业紧密合作,实现学校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建议我县进一步解放思想,让有教育情怀的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依托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优势资源,使通许县职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对县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的答复 张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保障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经多方筹措资金,在通许县生态园建成40亩地的种植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和技能培训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了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积极开展了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县政府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学前教育实训基地;投资115万元建设的电子焊接室、平面设计实训室、服装实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优化师资力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县积极有序地开展教师培训,除结合国家、省、市的培训政策外,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外培训和专业教师的顶岗轮训,使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骨干队伍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积极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加大中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从事生产活动;选拔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攻关;从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请企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各类培训,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2022年度,通许县中等职业学校投入8万元对教师进行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 三、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创新办学体制 我县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坚持以“服务企业,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工作原则,制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经常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教师下企业学习等诸多方面的协商合作。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与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形成了“价值共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共同发展”的集团化产教融合模式。通过积极寻找合作企业,深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元参与、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了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每个专业均至少有1个对口、稳定长期合作的企业。 中医药学校进一步开拓校企合作渠道。一是把企业办入学校,利用学校品牌和职业教育资源,打造创业孵化平台,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条件;二是把学校搬进企业,利用中药制药专业,加强与金不换制药集团合作,建设开封市校区工厂;利用中药专业,加强与岳家湖千菊园合作,打造学校特色中药园区;三是建设学校月嫂培训服务中心和重点打造通许县医养居健康中心。经多方努力,中医药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开封祥符区、兰考、尉氏,周口太康县、扶沟县、平顶山、信阳等十多个县区卫校联合办学。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企业派教师深入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就业水平 在课程改革方面,我县职业教育注重“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文化课、专业课、职业能力拓展课”三课相融,将职业道德、行业标准、技能考核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学校把在校培养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接上更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姻,做到教学与定向、定岗培养相结合,实现招生与需求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毕业即就业的发展目标。积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积极探索推进工作。学校与企业专家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 把好就业关是我县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今年来,我县职业学校与省内外2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及时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吸引企业和用人单位来校录用毕业生;及时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再就业提供服务。加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的协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先后与阿里巴巴、富士康集团、TCL王牌、河南亿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业勤服饰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用人合同和订单培养计划。
通许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