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03 10:50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2日在通许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1812”总体工作思路,树立“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鲜明导向,有效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冲击的叠加影响,取得了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成绩,全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03.66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57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82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8亿元,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亿元,增长10.5%。荣获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全国布鲁氏菌病免疫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省秸秆综合利用实施重点县、省数字乡村示范县、省平安农机示范县、省双拥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产业为基,强县富民筑牢新支撑 现代工业提质增量。深入推进“制造立市”战略,规上工业企业达108家。主导产业势头良好,成功打造全国最大酸辣粉生产基地,家居建材产业供销两旺,“地热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顺利签约。“三大改造”成效显著,完成投资69.2亿元,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智能车间2家,海大二期技改后成为全省单厂规模最大饲料厂。高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三化三制”改革全面完成,“管委会+公司”、扩区调规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区面积达6.2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1家。 现代农业提效增收。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新增高标准农田4.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00.84万亩,总产量41.73万吨,“通许小麦”成功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47个。畜牧业健康发展,连续十一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农民合作社2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 现代服务业提势增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进展顺利,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运营,电商销售额突破13亿元。落实各级促消费政策,制定《决战四季度十条措施》,开展“悦享生活·汇聚通许”促消费活动,有力促进经济回暖。“农文旅融合鲜明通许”建设加快推进,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个、休闲观光园区1个,雨诺生态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二)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发展厚植新优势 快节奏推进。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41个,完成年度投资334.3亿元。发行专项债项目20个11.24亿元、政策性和重点项目贷款31个6.96亿元,获批中长期贷款项目33个、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项目9个,争取资金额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酸辣粉产业园(一期)、劲松食品等102个项目全面启动;青和氧化铝、妇幼保健院等48个项目高效推进;技工学校、联合木业产业园等93个项目竣工达效。“三个一批”前五期转化率达100%。 大力度招引。围绕补链延链强链,优化招商图谱,建立一链条一专班、一项目一专班招商机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云招商等新模式,开展走出去大招商、招大商活动。举办中国(通许)酸辣粉行业大会、第40届菊花文化节线上招商等活动。在全国农交会上开展通许创建酸辣粉之都推介活动,叫响“好粉通许造,酸辣好味道”,强力推进一县一特色主导产业。成功签约酸辣粉产业园、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等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达266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5亿元,出口创汇5.75亿元。 全方位保障。建立县级领导分包“四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工程项目“六项制度”全过程监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坚持建设用地增存挂钩,供应土地3398亩。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有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落实双线运行机制,白名单企业正常生产率达91.7%。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5个,退税减税降费4.74亿元,助企贷款5.76亿元,解决企业用工需求7960人。 (三)坚持创新引领,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 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3家国有公司运营良好,新兴资源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组建。推进投融资改革,国有公司融资额度达9.2亿元。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有序实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财税、卫生、供销、消防、农业水价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放管服效”改革纵深推进,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方案和奖惩办法,出台《助企纾困“七大行动”方案》,印发《惠企纾困政策汇编》。34个职能部门2341个审批事项实现“一门办理”“一网通办”,办理各类事项21万件。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新增便民“一件事”13项。成立“有诉即办”调度中心,帮助群众解决大事小情2300余件。推广应用“汴企通”“廉通惠商”APP,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 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着力增强研发能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3家,诺尔家具、博锐流体成功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坚持城乡统筹,通许大地呈现新面貌 城乡布局更加优化。坚持科学统筹、建管并重,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县域空间发展布局,设立许城街道。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5.3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38%。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启动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丽星路中段建成通车,纵五路、迎宾大道南段、咸平大道东段提升工程顺利完成。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2个、背街小巷21条,弱电入地1.2万米,架设高低压线路24.8千米,铺设燃气管道26.2千米,供暖面积达20万平方米,智慧燃气物联网(IOT)项目顺利启动。开展“亮灯行动”,完成县城主干道及部分背街小巷亮化升级改造。持续开展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治理,护城河提升泵站建成投用,疏通城市排水管道1.2万米,更换五防窨井盖1100个,整治易涝点9处,城市韧性全面提升。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数字化指挥中心高效运行,案件处置率、结案率均达98%以上。加大环卫资金投入力度,推行“五位一体”保洁机制。创新县城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科学划分61个网格,县级领导任网格长,建立“社区+网格员+责任单位”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六包”行动,拆除违建13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5.7万吨,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全面落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乡村日常保洁管理机制,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新改建户厕6700座,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县乡道路24公里、村内道路21万平方米,S221、S222、S318同级改造全面完成,邸阁(通许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玉皇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绘就新画卷 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精细化落实“六控”措施,圆满完成2021至2022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加快推进第一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及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饮用水标准。耕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水生态环境明显提升。稳步实施“四水同治”,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全面完成,邢岗引黄调蓄、毛李生态湿地、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疏通涡河故道西支上游、姜清沟、香冉沟、孙城河、毛庄引水渠,实现“五龙供水”,保障县城水系每周循环更新。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清四乱”,铁底河、小清河等骨干河道得到有效治理。持续推进水美乡村行动,开展沟渠贯通工程,整治国省县道沟渠132.5公里,生态补水能力显著提升。 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大力开展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工作,创建国家节约型机关51家,单位GDP能耗降幅完成市定目标。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绿化1.1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4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6%。 (六)坚持普惠共享,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同心同向抗击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县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流调溯源思维导图、农村疫情防控7张图、储备核酸检测力量等工作方法得到省、市高度肯定,经验在全省、全市推广。三年来,全县党员干部靠前指挥、挂图作战,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冲锋在前,公安干警日夜奔波、奋勇担当,乡村干部起早贪黑、无私奉献,和69万通许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抵抗住了疫情的一次又一次冲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共同谱写了咸平平安的壮丽诗篇。在这里,向在这场战“疫”中辛勤付出的每一位通许人致敬。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72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67个,带动增收8378户次,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1万元、1.35万元,同比增长12.5%、14.8%,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开展“五育并举”,实施德育社团日和“5+2”延时服务,推进“三大文化”进课堂。整合教育资源,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完成新一高合并,撤并100人以下教学点49所。优化师资配置,招聘、选调教师216名。改扩建幼儿园3所,新建教师周转房240套,启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加强民办教育及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实施。建设健康通许,县域医共体建设、“两癌”“两筛”任务圆满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建设公有产权村卫生室71个,获评省级健康乡镇1个,中心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名单。聚焦文化服务,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50场,豫剧《半条棉被》入选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省唯一。 全力做好社会保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65.38%。全力稳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0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亿元。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技能人才培训2.9万人次。提高保障水平,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养老保险金等4.8亿元,医疗机构医保资金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改造提升县级特困供养机构1个、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27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建立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妇女儿童关爱和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纵深开展社会治理。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侦破各类案件740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期间等安保维稳任务。问题楼盘化解等工作扎实推进,争取国家保交楼专项资金1.165亿元。 (七)坚持从严从实,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政府自身建设首位,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持续深化政务公开,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5件、政协委员提案126件。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定不移提能力、转作风、树形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气象、烟草、石油、保险、县志、红十字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 行程万里,初心不变;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大,挑战比预想的多,既要应对疫情带来的共性影响,又要化解通许的个性问题。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厚爱、指导帮助,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驻通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通许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2022年部分重点工作、主要指标未达预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收支矛盾大的基本县情尚未改变;产业层次总体水平还不高,缺乏大产业、大项目支撑,产业链仍不完善;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担当精神亟待增强。对此,我们将勇于直面矛盾,主动作为,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2023年政府主要工作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市委部署,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安排,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落实市委“16136”和县委“1812”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之以恒抓党建、兴产业、强实体、惠民生,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夺取高质量跨越发展新胜利,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排头兵。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2%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万吨左右,单位GDP能耗降幅完成市定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人均GDP、全民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主攻方向,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围绕“二三二”产业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制造立市”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发展七大产业。壮大酸辣粉、地热能两大特色产业。制定酸辣粉产业“12459”发展路径,完成酸辣粉产业园(一期)建设,产业总规模达到45亿元,成功创建“中国酸辣粉之都”,全力打造通许酸辣粉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地热资源阶梯式勘探开发,大力发展温泉、康养、矿泉水等产业,着力打造“中原温泉之乡”。提振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建材家居三大传统产业。推动特色种养殖规模化,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优势化,发展小麦、红薯、蔬菜、花卉及肉禽全产业链。推动建材家居集群化,加快木制品产业园规划提升,成立国有运营公司,着力打造豫东地区最大的木制品加工基地。培育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两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科饶恩智能门窗、华中牧大、好美特生物制剂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十项行动。落实“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加快推进94个制造业项目建设,推动民营企业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培育壮大丽星食品、牧原农牧、博锐流体、海大饲料等14家龙头企业晋位升级。助推企业升规纳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实施研发平台倍增计划,新建市级以上科研平台14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 建强一个阵地。接续做好高新区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推进扩区调规,完成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15万元的市下要求。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提升开发区容量。加快高新区产业转型,力争总产值达到280亿元,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实施一项战略。精准把握通许在郑开同城化战略中的定位和作用,主动融入郑州及航空港区、开封产业发展大盘,全力承接产业外溢。认真梳理产业细分领域,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工作专班,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加大西部邻尉乡镇的区域协同指导,加强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确保“协尉融港”战略顺利实施,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二)聚焦强基固本,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 深入实施“项目建设高质量跨越年”活动,谋划、策划、规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全力扩投资、增动能。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317个,年度计划投资502亿元。申报省、市重点项目265个,完成投资418.9亿元,力争联顺管业、妇幼保健院等项目竣工运营。滚动开展“三个一批”,争取纳入签约项目20个、开工项目25个、投产项目30个,确保项目转化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面促进消费增长。落实省、市促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加快实施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大力发展线上消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新业态、新模式。繁荣市场主体,加快打造一批特色街市、商业圈,统筹推进中鼎鑫农、咸平农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完善县乡村配送体系,推进畜禽屠宰冷链物流、蔬菜物流产业园、乡村振兴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 积极提升财政实力。把稳企业作为稳增长的首要任务,顶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坚持培植税源、扩大税基、信息共享,做到“应收尽收、应享尽享”。统筹财政资源,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方向,全力做好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保障,全年力争发行专项债券资金16亿元。 (三)聚焦改革开放,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度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激发改革发展动力。深化国企改革,成立通许县国资集团,功能性国企全部达到AA及以上信用评级。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深化土地利用改革,严格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处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2152亩、闲置土地450亩,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0亿元。抓好财税、综合执法等领域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壮大创新主体,支持企业与重点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实施“三大改造”,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新增省级智能车间1至2个。加强人才引进,积极融入“东京英才计划”和青年人才留汴增量工程,完善引才引智机制,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常态化绿色通道。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聚焦产业优势,细化招商图谱,优化奖励政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并重,大力开展规划招商、领导招商、资本招商,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办好第二届中国(通许)酸辣粉行业大会、农民丰收节、菊花文化节通许分会场等重要节会,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1+1+N”政务服务。以“放管服效”改革为牵引,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交房即交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5件事,年底前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严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拖欠企业账款等行为,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聚焦乡村振兴,构筑高质量发展根基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夯实“三农”基础,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5万吨标准化粮仓改扩建等项目。保障肉蛋奶供应充足,生猪存栏量稳定在80万头左右。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至2个,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科技、绿色、品牌农业,叫响通许农产品品牌。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运用“公司+产业园+村集体+农户”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产业收入双增长。支持乡镇特色化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3个。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聚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和城乡综合客运站项目,推进G343大中修提质工程,改建县乡道路12.83公里,新建村内道路20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新建5G基站106座,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全覆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建立人居环境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完成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实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打造一批“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防返贫”“促增收”两手抓,保持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紧盯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转移就业不低于1.6万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聚焦功能品质,擦亮高质量发展名片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以超前理念规划城市。启动“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县本级及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实施,有序推进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两心两轴三带五大片区”县域格局,以空间、功能升级带动城市扩容提质。 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市。实施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计划,重点推进大广高速通许北站新建及连接线改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启动人民路、文卫路、商业路等9条道路街景改造,完成幸福路、行政路、人民路、康力路、富民路、上海路、园区南路、宏达大道等8条道路的建设任务。开展道路贯通攻坚,打通富民路、平安路、纵五路、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等断头路。加快城市更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个,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套。提升宜居环境,综合改造咸平公园、文化广场、人民广场等游园广场。持续推进弱电入地,建设110千伏城关变电站。铺设燃气管网30千米,加快城区供暖设施建设。改造老旧供水管网8.4千米,实施城乡供水工程一体化项目(通许项目区)。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提升城市防汛能力。 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实施智慧城市照明、智慧燃气项目,加快垃圾焚烧供热项目建设,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优化出行服务,科学调整公交线路,新建停车场10个,建成1座集中式充电示范站。持续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强主干道绿化管护。开展“两违”整治攻坚,保持动真碰硬的高压态势,坚决依法拆除违章建筑、收回违法占地,形成强力震慑,全面提升城市颜值。 (六)聚焦生态文明,培育高质量发展优势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稳妥有序推进“双碳”行动,打造天蓝地绿、水城共融、低碳环保的美丽通许。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六控”措施,实施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确保PM10、PM2.5、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巩固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出境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启动污泥处置资源化利用项目。强化环境执法日常巡查管控,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完善水生态循环体系。坚持以湖兴城、以河带乡、以水美村,扎实开展全域水网治理。继续实施“五龙供水”,持续推进邢岗引黄调蓄、毛李生态湿地、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涡河重点河段治理等项目,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巩固沟渠治理成果,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循环体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左右。完成国土绿化3150亩,加速推进国有林地由商品林向生态林转变,创建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5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全面提升碳汇能力。 (七)聚焦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 坚持就业创业优先。全力做好稳岗就业,推动“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全覆盖。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8600人、高技能人才1600人。支持新就业形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 加快教体事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开展以“三大文化”为主线的“月度主题”活动,“五育并举”启润心智,在全县中小学分年级落实德育目标。充分发挥家校共育作用,以好学风带动好校风,让好校风滋养好家风,用好家风营造好民风。优化学校布局,继续撤并农村100人以下教学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向农村延伸,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学习淅川一高先进经验,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中职院校布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举办第五届全民运动会。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共体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完成疾控中心搬迁,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做好“两癌”“两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分级分类防控政策,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繁荣文旅事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书香通许”。举办“广场舞大赛”“出彩通许人”等活动,完成送戏下乡185场。促进“非遗+文旅”融合,加快推进菊花小镇、玫瑰小镇、雨诺生态园、邸阁印象·粮仓文化及滨河公园等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水平。打造1家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乡镇医保服务站全覆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启动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一期)、中心医院医养结合项目。 (八)聚焦安全稳定,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强化红线意识,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领域,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力度,持续推进不良贷款清收,严防金融风险。强化网络监管,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健全风险防控研判协同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积极处置问题楼盘,化解重信重访难题。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省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推行“挂图作战”,健全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应急指挥平台与市级专网互联互通。加强乡镇“一队一中心”建设,确保基层消防安全。争创省级以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个,新增应急避难场所60处,全面提升应急保障处置能力。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四讲四守”不断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讲政治守信念,让忠诚履职成为干部的思想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确保政府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讲法治守法规,让依法履职成为干部的行为准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政府公职人员法治观念。认真落实县委决定,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建议,更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讲奉献守责任,让高效履职成为干部的鲜明特质。坚持闯字当先、稳字立本、干字为要,适度“容错”,鼓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向那些心存侥幸“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躺平者”说不。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抓好每一项工作,以动真碰硬的作风破解每一道难题。树牢“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标准,以大谋划、大招引推进大建设,以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勇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讲清廉守底线,让廉洁履职成为干部的为政之德。持续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防严惩各类腐败问题,维护政府系统清正清廉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支出,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奋斗、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许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通许跨越赶超崭新篇章!
2023年民生实事
1.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公办敬老院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打造1个助餐点,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2.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4.14万亩。 3.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30%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30%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达到100%。 4.开展普通国、省道路况提升三年行动,实施G343大中修提质工程。开展县级道路升级改造,改建县道X004(北岗至竖岗段)10.77公里,改建县道X004(竖岗至张士横段)2.06公里。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短板,修建村内道路20万平方米。 5.启动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计划,完成幸福路、行政路、人民路、康力路、富民路、上海路、园区南路、宏达大道等8条道路的建设任务,新建停车场10个。 6.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8600人、高技能人才1600人。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 7.扩大定点医药机构、药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所有医保定点药店通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扩大5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覆盖。 8.持续实施“五龙供水”,加快推进邢岗引黄调蓄、毛李生态湿地、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涡河重点河段治理等项目建设,提升生态补水能力,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9.规划建设卫校附属幼儿园,配套完善园区道路、绿化、供水、供电、采暖等基础设施。 10.新建5G基站106座,总数达到5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