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以“强措施”激发服务新动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4-24 14:54

今年以来,通许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以打造“六最”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立夺标之志

第一时间调整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第一组长,政协主席任组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10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高规格小组机构。建立周分析、月考核、季点评、年总结制度,书记、县长每月固定召开专题会,分析研判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等问题。并明确15名县级领导牵头的指标专班,实行挂图作战,绘出“15+1”的作战图,形成一班一图一指标高效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二、强化监管责任,发精准之力

坚持每双月线上进行全域“行风评议”活动,线下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作用,成立督查暗访小组,对服务企业的职能部门进行随机暗访、抽查,创建“廉通惠民”监督程序,实现执法部门入企全程监督。创新平台建立“码上廉通”线上举报平台和线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完善线上线下共同受理咨询、投诉等问题,形成线上线下双重发力。截止目前,累计问题建议78件,整改率100%,下发督查通报55件,县级领导提醒函7件,约谈批评单位10家,党纪政务处分5人,诫勉谈话14人。

三、强化思维方式,创新性之法

通许县以服务企业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政务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成乡镇行政审批中心1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309个。首创“1+1+N”政务服务办法,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好、N项保障,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民惠民。围绕跨区域办事,与多个地区签订跨域通办协议,利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进一扇门,办两地事”。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推行政务服务“四减”(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跑腿)方式,优化办事流程,平均每个办事环节压缩80%以上。围绕企业开办,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在专区内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围绕不动产登记,建立自然资源、银行、税务、住建等部门信息共享渠道,提前介入办理相关手续,全面实现“交房即拿证”。推行买卖存量不动产“带押过户”,降低当事人资金和时间成本,进一步方便群众买卖交易。围绕用水,实施环节简化,推行申请即审批,申请到安装使用,压缩至1个工作日。围绕执行合同,凡属营商环境案件,开辟立案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立案,加盖标记和绿色通道提示卡,建立专业审理案件团队,缩短审理天数。

四、强化改革意识,走担当之路

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标准地+承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行,建立健全联审联批机制,实行20家单位联合办公,压缩办理时间。目前,已推出42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共办理事项1430件。建立电力接入工程线上并联审批机制,实现全省首例县级“电力接入工程联合审批”线上办结。全面推行“免申即享”,推出36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实现惠企政策精准供给。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整合优化县长热线、“办不成事”窗口、县长信箱、政府门户网站留言等诉求渠道,成立通许县“有诉即办”调度中心,全年解决企业和群众问题2300件,办结率100%,满意度100%。

五、强化宣传引导,打最优之名

坚持每月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开设咨询台,发放《政务服务便民手册》《政务服务办事流程手册》分部门讲解政策及办事流程,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全面落实上门服务企业,印发《通许县惠企纾困政策汇编》700余本,组建14个政策宣讲团,定期到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确保各类政策精准直达。全年开展《政策大讲堂》4期,《助企访谈录》8期。充分利用国家新闻媒体、LED大屏、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优势,在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重点工作及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全年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75篇,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擦亮通许营商环境“金名片”。



版权所有:通许县人民政府
主办:通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2220001
咸平政务微信公众号